餐饮外卖究竟该如何做?

目前餐饮行业无疑正在面临寒冬,前段时间,多家茶饮品牌联合取消了外卖平台的满减折扣,也证明着餐饮行业越来越无利可让了。外卖平台要抽佣金,而消费者又对价格敏感,追求高性价比,两头为难,最后就只能是餐饮店承担压力。在这种情况下,该如何维持不错的收益呢?

日本有一家快餐企业凭借着独特至简的商业模式,解决了外卖商家的几大痛点,每天能卖出13万份外卖,年销售额大5.4亿人民币。虽然日本的外卖行情与国内不同,该餐企针对的消费人群也与国内的不一样,但其商业模式还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。

外卖单品精简

这家餐企每天只做一个单品的外卖,一周菜单有5种,周一至周五轮换。这对于国内而言只做一个单品是不可能的,但可以减少品类,控制在5个左右,同时每天轮换优惠折扣套餐。精简品类,不仅可以减少消费选择的时间,而且同一种类的原材料采购量也就会增加。

这样就能利用批量优势,去和供货商交涉、谈判,压低原料价格,降低成本。这其实也是一些加盟品牌的做法,比如隆兴淳面,就是集中采购,各个加盟商的原料采购量是相当庞大的,而批量越大,谈判的话语权也就越大,原料采购价越低,这是单个餐饮店不能达成的优势。

预估销量

外卖平台上大部分订单都是当天下单的,但产品备餐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,如果能尽量精确地预估销量,出现的损耗就会大大降低。其实在门店不参与特殊平台活动,不增加推广费用的前提下,店铺得到的流量曝光是相对固定的,所以前一天的销量,也可以当成是第二天的备餐参考值。但这只限于正常情况,如果天气恶劣,亦或是周末,那销量还是会有所波动的,比如阴天下雨是订单增加的高峰时期,因为消费者不太乐意出去就餐,但如果是暴雨,那么出于对外卖员安危的忧虑,很可能就不会点外卖。